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看我省国资国企改革新动向

2025-11-1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对于肩负“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责任的浙江而言,国资国企应抓住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把握好五个方面的新动向:


一是着眼大局树担当。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刻把握国资国企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的“位”与“责”,推动企业从经营中心向战略功能承担主体或载体转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夯实现代化产业支撑;深化“国民共进”生态构建,促进要素平等流动、公平竞争,推动国企民企在顶层设计、路径协同、企业互促等方面协同共进。


二是提质增效抓主业。直面“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核心问题。一方面,落实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以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等考核指标为牵引,更好量化“质量更优、效率更高、贡献更大”发展成效。另一方面,深度聚焦核心功能做强做优做大,以长期主义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国企在科技创新策源、产业控制可靠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优化布局促升级。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强化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等新赛道增长极。通过内部产业赛道重构,既能强链补链筑牢存量优势,也可开辟企业增长“第二曲线”,为创新强省注入新动能。


四是创新制度增活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与市场化经营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重点攻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等机制障碍,破除体制机制积弊。同步探索智能化穿透式监管,构建“放得活”与“管得住”有机统一的国资监管体系,既释放企业活力,又守牢国有资产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根基。


五是党建引领强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同步科学谋划企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以中长期蓝图锚定方向,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系紧政治纽带、立稳方向航标,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