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推动下,工程咨询事业应运而生,我院肩负起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建院初期,着力开展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的咨询评估工作,奠定了服务决策的实践基础。期间,院历经五次迁址,不断优化科研办公环境,成立干部培训中心,系统强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与精准引进。成立咨询委员会作为“外脑”,与院内专业力量形成双轮驱动,这一机制有力推动研究咨询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与专业化水平提升,促进高水平业务迅速开展。在初创阶段,初步构建了支撑决策的特色研究咨询范式,人员规模也从建院初期的不足10人,稳步壮大至60余人。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提出实行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方略和对建设项目实行“先咨询、后立项”“先评估、后决策”,要求组建专门的咨询评估机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各省(区、市)组建的咨询机构应运而生。浙江省建设咨询服务公司也于1984年11月正式成立。 
 1985年11月,省政府决定将浙江省建设咨询服务公司改建为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并作为事业单位归口省计经委(浙政发〔1985〕217号),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就此诞生。1987年6月,浙政发〔1987〕57号文批转院主要任务的报告,确定院业务范围是“在省政府领导下,主要从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和有关经济建设规划咨询工作”。 
 
 
 1986年底,时任院长刘趋前向省政府建议成立院咨询委员会获批。次年1月,第一届咨询委员会正式设立,委员72人,并设相应的办公室,专家委员由省内相关厅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荐产生。后因省政府成立咨询委员会,院咨询委员会更名为专家顾问委员会。咨询委员(专家委员)们积极参与全院各类建设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以及重大储备项目的推荐工作,包括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宁波北仑港扩建、镇海港扩建、北仑电厂扩建、沪杭甬高速公路世界银行贷款、舟山老塘山码头及油码头、大乙烯等重大项目,成效非常显著。 
 
 
 建院初期,全院的主要任务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和评估以及编制建设项目备选库。当时,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咨询服务模式,我院也在探索。1987年底,国家计委编制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政府科学决策与院的咨询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得益于该指导方法,并经过反复实践积累,全院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年均完成40余项咨询业务和10余个投资项目评估。 
 初期业务以基建和工业项目为主,多数为大项目、新课题。如1988年,编制首条横贯浙西南的铁路——金温铁路咨询报告。1990年,完成华东首条高速公路——沪杭、杭甬高速公路评估;完成东海油气田开发方案评估,是当时全国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最新课题;开展全省发展核电前期咨询研究,主要参与三门核电项目选址咨询、浙江沿海(台州地区三门湾)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估等;受省计经委委托,对东港开发工程进行项目咨询;开展钱江出口工业区规划咨询,首次提出“杭州跨越钱塘江,沿江发展”。1991-1993年,先后完成绍兴市袍江工业区规划以及杭州民用机场场址咨询任务、浙西南综合开发方案及其投资机会研究、三门电力城(基地)综合发展规划纲要、沪杭高速公路工程(浙境段)可行性研究预评估工作。 
 
 
 当时,正逢我国加大对外开放,我院在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研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1987年,时任院长刘趋前带队赴西德考察。同时联系椒江反光膜、嵊县硅藻土、武林起重环形链、杭瓷器等企业,携项目进行针对性考察。1989年,在深圳、珠海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我院对外开放的实践基地与窗口。同年,成立外向型经济研究组,围绕美国经济、“四小龙”发展、欧洲经济和亚洲经济等开展专题研究。1990年,签订温州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备忘录,聘请澳大利亚政府官员为顾问,通过互访、信息传递等方式,邀请其来浙江考察,推动相关项目引进。 
 
 
 成立初期,院办公场地历经五次搬迁,办公条件逐步改善。1985年7月,筹备组在杭州市昌化路省交通厅招待所租赁三个房间,作为最初的办公场地。1986年4月,搬迁至环城西路镇海炼油厂驻杭办事处招待所。同年9月,又搬迁至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楼的四楼及五楼。1989年,办公地点调整扩展至同一院子南侧扩建的新楼。1990年,经与省军区第五干休所和省物资局协商后,三方决定在省军区第五干休所临保俶路地块联建盖房。1992年,新办公楼建成,第五次搬迁后全院办公面积扩增至约1800平方米。 
 
 
 1987年8月,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先后录用8名研究生,同时引进若干名具有科研院所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1988年,为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全省计划经济系统领导干部项目建设管理的专业知识水平,经省编委批复同意,我院在富阳设立干部培训中心,为全省乃至全国工程咨询培训提供服务。1989年,与中咨公司培训部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研讨班,聘请外国专家授课,全国各省从事项目管理咨询工作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1990年,省政府委托我院对全省各市县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和相关计划、经济部门负责人进行轮训,先后举办4期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研讨班。此后,又受省二轻工业总公司委托,举办两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培训班 
 
 
 1991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在院原咨询委员会基础上调整组建,设主任1名(由退任副省长担任),副主任若干名(由原部委办领导和院领导担任),院长兼任秘书长,1名副院长任副秘书长,由我院提供日常办公场所和配备工作人员。省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成立后,多次与我院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业务协作,共同组织开展国内外考察交流活动。省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发挥“外脑”作用,与院内力量形成双轮驱动、共同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