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两新”政策机遇,补齐制造强省的再制造短板,获省领导批示

2025-10-15

近日,省领导对我院《决策咨询》2025年第48期刊发的《把握“两新”政策机遇,补齐制造强省的再制造短板》一文作出批示。作者为郑卓联、丁哲澜、李欣玳、王一旭。


再制造是制造业典型的新质生产力,是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海”和增量。课题组调研发现,虽然我省再制造项目争取“两新”资金成效显著,但再制造产业存在“规模小、链条断、创新弱、市场冷”等多重问题,与东部兄弟省份存在差距,与制造强省的发展定位不匹配。


640.png

图1 全国再制造相关试点示范数量及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为《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5年)》


当前国家“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废旧装备再制造和再制造专业设备生产纳入支持领域,为我省补齐产业短板提供关键政策机遇。课题组建议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四方面发力补齐短板:


一是育强再制造重点产业。高标准融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原厂制造优势拓展再制造业务。高效率推动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业融合,形成“旧件产生-回收-检测-拆解-清洗-再制造-装备-检测-销售”闭环链条。高水平打造杭州国际航空再制造基地、台州工量刃具再制造基地、宁波临港船舶再制造基地等再制造重点载体。


640 (1).png

表1 我省再制造产业布局重点和载体建设方向


二是培育再制造创新生态体系。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以拆解、检测、修复为核心,强化再制造关键技术攻关。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导,推进产学研用融合,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应用转化。以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的产品为重点,引进专业再制造企业。


三是强化再制造标准、溯源和认证。积极开展再制造标准制定,形成“国标+行标+地标”协同体系。构建再制造追溯体系和认证体系,提高市场对再制造产品的信任度。探索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方法学开发。


四是推动绿色转型制度供给。强化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规划引领,将其纳入全省“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并配套相关专项政策。加强再制造与“亩均论英雄”制度、碳双控制度、消费政策的融合。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