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发展规划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组织开展2025年党员先锋项目组创建活动,评选出基础所综合交通与物流党员项目组、区域所山海协作发展党员项目组、城镇所城镇化研究项目组、社会所共同富裕研究党员项目组、产业所数字经济党员项目组等5个党员先锋项目组,特进行先进事迹报道。 
 基础所综合交通与物流党员项目组组长是祝诗蓓,组员为楼小明、李乐、王贤卫、付旻、陈明华 、郑宜嘉、刘惠林、李思雨、陈坤杰等。 
 一、党建引领 
 1.构建“党建+业务”理论学习矩阵。项目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重要指示,积极支撑基础所“强基领航”支部品牌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业务工作,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理论武装体系,将总书记关于交通强省建设、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重要论述作为项目谋划推进的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2.打造“党建+实践”理论成果转化。项目组立足业务研究成果,在分管院领导指导下,积极开展实践理论总结,支撑筹备综合交通、现代物流、重大项目谋划和要素争取等一系列“党业融合”主题党课,落实“支部领学+项目组研讨+实践应用”学研模式,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需求精准衔接,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项目实践指引。 
 
 
 3.打造“党建+宣讲”研讨互动平台。围绕低空经济、AI赋能等前沿领域,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高质量大讲堂、“思想汇”研讨、“强基”沙龙,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提升同频共振。同时,有力支撑“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项目组成员先后赴江山市峡口镇、省海港集团开展主题宣讲,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基层工作方案。 
  
  
 
 二、业务事迹 
 1.在重大政策规划上展现“支撑力”。项目组支撑编制《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浙江省优化港口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浙江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以及浙南近洋航运中心建设方案等省级重大政策和规划方案,深度参与我省“十五五”综合交通、现代物流专项规划起草工作。 
 2.在重大交办任务上展现“执行力”。项目组为主支撑我院省世界一流强港战略研究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交办任务,持续开展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省”建设成效评估,研究报送的2024年度评估报告获多位省领导批示并转化为一流强港年度改革工作。同时,支撑省委改革办开展省委13项改革中“完善建设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机制改革”3项评估工作。 
 
 
 3.在重大课题研究上展现“策源力”。项目组紧跟行业形势、剖析热点问题、从“零”探索突破,开展了包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港口服务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低空经济与低空安防、大宗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义甬舟”零排放货运通道、中美贸易新形势对港口外贸生产影响、大洋山区域开发模式、海洋低空新质生产力等系列新领域新课题研究,相关成果形成多篇专题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 
 4.在咨政建言发声上展现“洞见力”。项目组围绕港口营商环境、现代物流体系、低空经济谋划、多式联运等方向撰写提交多篇咨询专报和学术论文,近一年来便获省委省政府领导30余次批示肯定,转化刊发学术论文24篇。多位项目组成员通过中新社、潮新闻、中国水运报、浙江卫视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发表专家观点,有力打响我院交通物流研究品牌。 
   
 
 5.在向外合作交流上展现“影响力”。项目组支撑我院承办2024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物流降本增效的省域实践”分论坛;在省高层次人才中心指导下,牵头举办“打造低空高地、共话美好未来”主题沙龙;项目组成员多次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中国航天科工十院反无人机/蜂群体系及装备技术研讨会等国家级、世界级学术会议作宣讲报告。 
 
 
 三、团队建设 
 1.开展“新老传帮”人才培育。项目组由40%的80后骨干和60%的90后力量组成,资深党员领衔关键环节,中青年骨干与非党员成员深度参与一线执行,确保人岗匹配、优势互补。近一年来,项目组新增院智库英才1名、智库青才1名、智库青苗1名。 
 2.构建“统分结合”分工体系。为每位项目组成员明确物流、港航、低空、交通产业、物资储备等重点业务领域的研究分工,同时根据具体项目需要以“AB角”“灵活补台”模式推进项目,助力项目组成员“梯队式”一专多能发展。 
 3.探索“组内育才”发展路径。积极吸纳非党员业务骨干加入党员项目组,在共研攻坚、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过程中深入考察,引导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提升党员项目组战斗堡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