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山东、河南等省份经验 抢占国际公路运输(TIR)新通道发展高地,获省领导批示

2025-09-08

近日,省领导对我院《决策咨询》2025年第43期《借鉴山东、河南等省份经验 抢占国际公路运输(TIR)新通道发展高地》一文作出批示。作者为殷志军、刘惠林。


课题组认为国际公路运输作为国际海运、中欧班列、航空货运外“第四物流通道”,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


640.png

表1 国际公路、中欧班列、海运和航空运输比较表


2024年,我国国际公路运输(TIR)持证人企业达191家,完成TIR运输1551票,运量1.36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664%、88.2%和66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我省去年12月才开始从事TIR运输业务,存在持有TIR证活跃企业较少、尚未成功建设TIR集结中心、TIR跨境线路拓展不够等短板问题。


640 (1).png

图1 2024年-2025年持有TIR资质活跃企业名单(课题组绘制)


640 (2).png

图2 全国TIR运输车辆、集结中心分布图(课题组绘制)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山东、河南等省份经验,提出以下五方面对策建议,加快推进浙江TIR业务,助力打造国际公路运输(TIR)新通道发展高地。


一是加力扩大TIR持证企业队伍。加强TIR业务宣贯培训,实施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指导企业完成TIR持证人申请和TIR运输车辆获批申请,壮大市场主体力量。鼓励企业应用智能化、低碳化跨境车辆,探索打造新能源TIR车辆干线运输场景。


二是加快建设浙江TIR集结中心。推动杭州、义乌、温州等跨境电商、外贸业务较好的地区加快建设TIR集结中心,积极争取获得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努力成为全国第七个、长三角第一个集结中心,形成辐射长三角、连接“一带一路”的跨境公路运输枢纽高地。


三是创新“TIR+”多式联运模式。发挥好浙江“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针对精密仪器、小家电、服饰鞋包、生鲜冷链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TIR+跨境电商”“TIR+中欧班列”“TIR+跨境冷链”等“TIR+”模式。


四是强化通关服务“关口前置”。结合TIR集结中心建设,推动杭州、温州、义乌等地海关设立TIR业务专岗,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和业务咨询服务,实现“一次申报、一车到底、全程服务”的通关便利化。


五是重视TIR专业人才培育。TIR运输涉及国际公约、多语种通关、跨境车辆管理等专业知识,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TIR相关专业建设,建立与企业联合的培养机制。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