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半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25-07-23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2024年以来的回升向好趋势,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年初预期。第二产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力,“工业托底、消费驱动”格局更加明显,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在出口、投资、就业等方面持续释放活力,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内生动能。


一、总体态势:核心指标稳健增长,结构优化持续向好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国外贸比重57.3%。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加剧背景下,民营企业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建设海外仓、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增强了出口韧性。


内需方面,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民营企业在电商、零售、文旅等领域表现亮眼,数字消费场景和服务模式不断更新。


创新领域,1至5月全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2.8%,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前沿产业,成为技术转型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宏观政策: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法治与金融体系同步发力


202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明确制度保障。


金融支持方面,专精特新企业信贷覆盖面不断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加快落地。创业投资、科技板块及区域性股权市场逐步完善,推动民营企业融资结构向高质量转型。


三、浙江特点:结构性转型步伐明显,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2025年上半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并进,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标杆,浙江正不断涌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力量。以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企业群体,在人工智能、机器人、3A游戏等前沿领域加快集聚,积极推动新技术商业化应用,显著提升我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温州传统制造业依托智能化改造实现质效跃升,1—5月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已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民营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布局,通过在尖端技术研发、自主品牌建设和高端市场拓展上的持续投入,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四、未来展望:以制度供给稳定市场预期,以动能转换释放企业活力


展望2025年下半年,民营经济有望在宏观政策持续加力与市场需求稳步拓展的支撑下,进一步巩固发展基础、增强增长动能。为激发更大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政策重心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法治保障机制建设。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法》配套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和营商环境评价的监督问责,推动政策落地从“纸面承诺”向“制度兑现”转化。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生态。提升数字信贷服务能力,推广信用贷款、无形资产质押、票据融资等适应轻资产企业的产品模式,增强风险分担机制和担保增信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技术扩散与产业协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中试平台与创新联盟,提升中小企业获取核心技术、转化科研成果的能力。


完善民企“出海”服务保障。构建多层级、多语种、多功能的国际合规与风险预警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提供专业支撑。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协同,破除行业隐性壁垒,保障各类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项目参与、政策享受中的公平地位。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