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所正高级经济师秦诗立在潮新闻就“山区海岛县‘退出’背后有秘诀”发表专家观点
2025-07-02
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山区海岛县名单有了新变化,永嘉县、苍南县和江山市正式调出山区海岛县。当山区县发展到一定规模,实施动态调整是科学发展观念的一种表现。根据动态调整机制,浙江对山区海岛县实行“逐步减少”的原则。同时,浙江提出,力争到2027年,将山区海岛县数量减少至20个以下。也就是说,浙江仍将持续鼓励具备条件的山区海岛县主动争先进位。围绕山区海岛县退出有哪些秘诀,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所正高级经济师秦诗立接受浙江日报潮新闻采访,发表专家观点如下:
一是直观地看,山区海岛县“退出”是因为满足了GDP达到500亿元和(或)全体居民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深一度看,这些县市均已培育出超百亿产业集群乃至工业增加值,并由此有着较扎实的科技创新基础和优秀人才储备。而这,也是遴选后继退出县的主要依据。
二是再深一度看,退出县和后继退出县,高质量发展动能均在于采取了积极主动融入都市区这一策略,如平阳、永嘉之于温州都市区,武义之于金义都市区,三门之于宁波都市圈。通过深度融入,山区海岛县既可充分承接都市区的外溢效应,更可在此过程中加快形成自身的先进制造、文旅休闲、生态价值等竞争优势。
三是更深一度看,目前“退出”县都是工业实力较强的跨越发展类县,生态发展类县,如淳安、磐安、泰顺,因其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选择上受限、建设用地受限,建议其“退出”所需帮扶政策设计更有针对性些,“退出”时间可允许更长些,需在科学、有序向都市区转移人口中实现人均居民收入达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