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出圈,谁还能“入局”?——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对浙江省的经验启示

2025-06-10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以场均8798名观众的火爆态势强势“出圈”,甚至超越中甲联赛场均上座率,其成功不仅源于足球赛事的魅力,更在于构建了“全民参与、城市荣誉、专业运营”的融合生态。这一模式打破传统体育壁垒,将赛事升格为城市文化盛宴,为全国基层体育发展提供了新范本。面对“苏超”现象,浙江作为经济与体育大省,如何借势“入局”?关键在于聚焦“赛事+消费”新业态,打造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引擎。


一、“苏超”破圈的核心逻辑


一是“草根基因”打破传统体育壁垒。“苏超”通过“去职业化”设计(每队限3名职业球员),吸引社会青训学员、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等多元群体参赛,形成“草根球员为主体”的赛事生态。同时,创新“球迷球童”“市民射门挑战”等互动机制,推动观众从“观赛者”变为“参与者”,实现体育与生活的深度交融。


二是“城市荣誉”激活地域文化共鸣。十三支城市队以“一队一特色”打造文化标识,南京队融入明城墙元素,苏州队以园林纹样设计球衣,盐城队独创“丹顶鹤跃”庆祝动作。区域德比(如“苏锡常”对决)被赋予“为家乡而战”的仪式感,社交媒体“方言解说”“球迷互夸”等内容助推赛事升级为“文化粘合剂”。


三是“专业运营”构建完整生态闭环。创新“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政府保障场地与政策支撑,省足协严控竞赛规则,省体育产业集团主导商业开发。通过30元惠民票价、“主客场轮办”机制保障公平性。联合企业推出“智能观赛手环”“赛事纪念酒”等衍生品。依托抖音、江苏卫视开展4K多视角直播,扩大影响力。


二、浙江“入局”的关键:赛事与消费新业态融合


一是打造“一城一IP”赛事消费场景。深挖地域文化基因,为浙江赛事体育队伍定制文化标签。如杭州推出“宋韵蹴鞠”赛事队服,主场设置南宋文化展;舟山结合海洋文化,设计“东海渔歌”体育表演。打造文旅融合消费套餐,如杭州、湖州等文旅强市推出“观赛+西湖/古镇联票”“赛事专属民宿折扣”;沿海城市设计“观赛+海岛度假”套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二是构建“智慧化赛事消费圈”。推动数字场景升级,依托“浙里办”平台整合功能,提供“一键预约观赛+酒店+文化打卡路线”服务。运用AR技术开发“虚拟观赛厅”“线上文化展厅”,吸引外地游客“云参与”。推进智慧场馆联动消费,在场馆周边布局“文旅市集”,集中展示非遗手作、地方小吃。部署5G导览系统,通过“观众画像”推送定制化周边商品。


三是创新“赛事反哺文旅”利益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探索“赛事收益反哺文旅”机制,引导企业通过“赞助+广告+文旅资源置换”参与合作,形成“赛事聚人气—企业得流量—文旅提效益”的良性循环。推动社会参与激活传播,激发社会参与活力,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发起“方言解说大赛”“城市拟人漫画”创作,推动二次传播破圈,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