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我国连番滥施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面对单边霸凌胁迫做法,针对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接连做出一系列反制措施。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的不确定性,作为对美出口大省,浙江省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达到6.0%,高水平实现“开门稳”“开门好”,展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这份“成绩单”,传递出稳妥应对“关税战”冲击、推动经济持续稳进向好的十足底气。
这份底气,首先来自于外贸的韧性。外贸是“关税战”中首当其冲受直接影响的领域,而承压之下,一季度浙江省进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7.3%,对全国增长贡献率66.4%,居全国首位,其中出口增长11.1%,体现出强大的韧性。韧性来自于广阔的“朋友圈”,多元的贸易伙伴对风险形成了很好的分散和对冲。美国以外的主要发达国家市场欧盟、英国、日本分别增长12.6%、21.4%、8.8%,同时新兴市场快速扩张,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7.8%、13.2%、15.7%。韧性更来自于过硬的“产品力”,高品质的“中国制造”“浙江制造”可以说是全球市场的“刚需”。特别是一季度浙江新增知识产权海关备案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8.9%,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外国客户的“粘性”,也驱动着产业攀向“微笑曲线”上的更高位阶。
这份底气,还来自于内需的回暖。内需加快扩张,既是对外需风险的必要对冲,也是高水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主体,越发活跃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是应对各类外部冲击挑战最坚实的基石。今年以来,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修复,春节期间浙江省人均旅游消费金额1455元,为近年来历次长假最高水平。春节档浙江省电影票房和总出票数分别同比增长45.3%、40.5%,从历史数据看,电影票火爆是社会消费转旺、服务业营收提升的“风向标”。以旧换新政策扩面效应显著,智能手机等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倍。项目投资稳健起跑,浙江全省1364个“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中,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了近70%,有力拉动了一季度项目投资增长11.5%,较去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市场信心预期稳步回升,一季度全省新设民营企业数同比增速较去年实现“扭负为正”。
这份底气,更来自于创新的潜能。无论是“关税战”还是所谓“对等贸易”,“美国优先”的口号背后始终是“存量争夺”“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底色。而唯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才可以持续激发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新增量,以“开源、共赢”对“孤立、零和”形成“降维打击”。新年以来,Deepseek、杭州“六小龙”火爆全球,从线上的“为什么是浙江”“来杭州创业”等话题讨论,到线下的各地党政代表团考察、风投机构加注、创业公司入驻,都呈现出非凡热度,推动浙江加速迈向科创高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深度融合,一季度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制造业技改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分别增15.9%和9.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不断加快。
当今世界,中美各种“战”,已经常态化,有效应对需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有底气、有信心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美滥施关税对全球经贸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高度复杂承压。就在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2.8%,全球贸易增长1.7%,分别较1月预测值下调了0.5和1.5个百分点。展望二季度及全年,“关税战”可能还将有一段时间的僵持、反复和延宕,要直面新形势,在具体的风险敞口领域做好科学研判、见招拆招,深入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外贸“稳拓调优”,更好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增长。
首要的焦点是全力稳企业、稳出口。畸高关税造成的“停单、退单”等影响将在二季度逐步显现,对较为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经营生存造成直接冲击。要推出个性化的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如对内陆运输费用、港口堆场费用实行阶段性减免,对企业开展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培训等进行补贴,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加大金融助企力度,探索将“美商弃单损失”“原料备货滞压”等纳入承保范围,对确因关税政策导致的损失实行快速理赔。加力开拓新市场,强化展会拓订单功能,通过更广泛参展、办展巩固提升欧洲、日韩等成熟市场,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有序引导推进“出口转内销”,开拓销路消化产品库存,同时为消费市场注入高质量供给。
中心的任务还是在促消费、扩内需。继续做足“假日经济”,完善自驾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消费场景,发展“票根经济”,赋予机票、火车票、景区门票、赛事演出门票更广泛的消费券功能。挖掘县镇村消费潜力,鼓励企业在县城、中心镇设置网点,加强基层物流配送、冷链仓储、维修保养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在投资项目的谋划推进中贯彻“投资于人”价值导向,如优化人居环境、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就业等。面向新消费促进新投资,如聚焦智能新潮品,引进和培育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机器人等项目,聚焦数字新基建,完善社区“15分钟达”冷链仓、县域无人机配送节点等即时零售物流体系,打造智慧商圈升级版,形成投资、消费双向互促的有利局面。
核心的能力在于科技创新自强自立。面对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产业创新的新特征,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路径,浙江省要更加有力地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技术突破更加硬核、成果转化更加有效、产业生态更加优化、政府服务更加精准,着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新长板。以需求牵引场景应用创新,依托基础平台优势,开发更多的垂类模型与产品形态,推动“六小龙”“八大金刚”“十八罗汉”等不断涌现,让我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标杆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做深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鼓励更多商业银行开展“认股权+贷款”、知识产权证券化、研发中断保险等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产业化。
长远的战略仍是不懈推进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就在近日,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浙江要依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杭州、宁波两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进口食药物质“白名单”、医疗健康服务外商独资准入等新机会点。深入实施入境旅游跃升计划,推动全省54个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项目形成一批“China Travel”服务模式样板,让更多的“甲亢哥”们成为诗画浙江的宣传大使。高水平服务浙企海外布局,引育专业服务机构,在安防、法律、劳务等方面提供能力支撑,帮助企业应对“出海陷阱”。规范资本跨境流转通道,畅通资金和优质要素回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坚持贯彻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好战略定力,聚精会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就是应对外部冲击最大的底气。无论“美式飓风”如何席卷劲吹,中国经济的舰队将始终航向清晰、行稳致远,浙江经济这一艘旗舰将始终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彰显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与豪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