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规院区域所秦诗立副所长接受潮新闻采访:如何保障“两创”深度融合

2025-04-02

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省高档机床关键基础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被列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名单。至此,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增至2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关键创新平台。这些创新中心,该如何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发挥作用?围绕如何保障“两创”深度融合,浙江发规院区域发展研究所秦诗立副所长接受浙江日报潮新闻采访,发表专家观点如下:


一是推进“两创”深度融合要一分为二来看,既是需要从战略格局高度整体谋划、从体制机制细节完善的系统工程,也是需要坚持动态迭代升级、持之以恒深化的韧性事业。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特性、价值、目标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6%,但高校和科研院所仅分别为3.9%和13.3%,发达国家为60%~70%,差距仍较为显著。浙江在“两创”深度融合方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政策体系和实施路径:联动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315科技创新体系、“8+4”经济政策体系;系统实施“双一流196”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协同打造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体系。其中,有着浙江特色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群建设,无疑是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的重要秘诀。


三是目前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市场化运营机制仍未健全,难以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途径实现自我造血;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仍缺紧密,难以持续获得企业研发投入。为此,建议浙江还需进一步加强探索理论和思路上的创新,机制和实务上的突破,确保“两创”深度融合之径更为通畅。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