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芬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省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启示,获省领导批示
2025-03-19
近日,省领导对《决策咨询》2025年第10期《德国、芬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省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启示》一文作出批示。作者为郑敏、潘晓栋、庞亚君、林俐、戎良、俞宁。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公平正义,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人口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2024年11月中旬,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赴德国、芬兰实地考察,多维度了解两国在托育、养老、教育、就业等民生关切领域的理念、经验和做法,为我省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均衡普惠可及提供参考和借鉴。
德国、芬兰主要做法:一是生育服务方面,建立覆盖“生育+养育”的津贴制度和家庭育儿假制度,为0-6岁婴幼儿提供多元便利、价格可负担的托幼一体照护服务,形成“个人—家庭—社会”的生育支持政策,提振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二是教育服务方面,构建以教育公平、因人施教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实行教育全免费、普职充分衔接和融通及产教融合模式,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教育差异,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三是就业服务方面,针对个性化需求精准施策,实行“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开展精细化的培训服务和个性化的职业终身指导,提高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四是养老服务方面,创新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加大老年人智能辅助设备研发和应用,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普惠兜底保障,确保晚年无忧的养老生活。
重要启示:从德国、芬兰经验可以看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普惠是价值追求,统一标准是关键路径,多元参与是有力保障,数智赋能是重要手段,可为我省持续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是坚持政策融合、便利普惠,一体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育服务体系,探索分阶段差异化补贴制度,研究家庭型配套支持政策,深化普惠托幼一体化改革。二是坚持尊重差异、公平均衡,率先探索扩大基础教育免费范围,探索灵活弹性的分流路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探索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支撑人力资本提升。三是坚持需求匹配、精准服务,建立重点就业人群精准画像,分类施策、推广个性化服务模式,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四是坚持数智赋能、多元协同,积极创新普惠养老服务模式,搭建长效可持续的智慧养老平台,扩大养老机构普惠供给覆盖面,加大养老数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探索老年人“专属AI数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