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31”工作模式推进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例,获省领导批示

2025-02-10

近日,省领导对院《决策咨询》2025年第5期刊发的《以“231”工作模式推进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例》一文作出肯定性批示。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部署,强调要做深做透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创融合”)这篇大文章。要真正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必须落脚到重点产业、关键环节、企业主体上,目前宏观层面战略已经清晰,但各地、各主体在推进“两创融合”工作中仍缺少具体落地抓手。为此,课题组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环节为例解剖麻雀,在深入调研20余家单位基础上,提出“231”工作模式建议,主要观点如下:


一、突出问题导向,形成“两创融合”的“231”工作模式


“2”即聚焦“核心技术有没有、技术转化顺不顺、产品竞争力强不强”,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类主体的关键痛点问题找出来;


“3”即形成政策工具、创新资源、应用场景等“三张清单”,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来;


“1”即在产业链链长制基础上形成一套工作推进体系,把工作实效做出来。


二、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为例解剖麻雀


在两类主体调研基础上,找到三个痛点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是中试平台供给和配置不均衡,建议引导企业中试线开放,谋划建设专业中试平台;


二是固态电池、钠电池等前沿产品技术尚不成熟、综合成本高,下游用户缺乏应用积极性,建议前瞻谋划固态电池重大应用场景;


三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信任不足,建议探索高能级科创平台与重点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


三、建立链长制下的“两创融合”工作推进体系


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为试点,加快深化研究和迭代推进,并由点及面,建立由链长牵头、各部门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链主+链创+链配”的主体协同机制,智库参与的前期研究、过程跟踪、成效评价的研究支撑机制,政策工具、创新资源、应用场景的集成支持机制,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两创融合”路径。


image.png

image.png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98号同人广场C座  邮编:310030  电话:0571-87061835/87061872  传真:0571-8706133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230号 浙ICP备05019917号-1
 网址:http://www.zdpi.org.cn  技术支持:杭州信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