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领导对《决策咨询》2024第64期《功能类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难点问题和对策建议》一文作出批示,院内执笔人为吴骏毅、张国宁、杨一凡、何垒。
功能类国有企业是指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的国有企业。我省省属功能类国有企业为省交通集团、省能源集团、省海港集团、省机场集团、省农发集团、省国资运营公司、浙大控股集团等7家。
我省功能类省属国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综合实力地位突出、主责功能发挥有效、核心产业稳步向好、新兴领域正在起步、科技创新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应看到,功能类省属国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存在五个难点问题:
一是主责功能发挥之“困”。我省交通、能源、机场、海港等领域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指令性计划工程项目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难度正在加大。
二是核心产业关联之“难”。传统领域业务多、占比高,如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大宗贸易营收占比偏高等。
三是新兴领域布局之“慢”。对战略性新兴领域布局发展相对滞后,在产业发展、产业投资、研发投入等方面规模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四是投融资支撑之“险”。非市场化投资任务资金压力大,投融资能力严重不匹配,可持续发展风险加大,未来投融资模式亟需发生重大变化。
五是长效机制完善之“缺”。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建立新的长效机制。 为此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是以聚焦主责功能、优化决策机制、推动资产重组为重点,增强服务全局的能力。切实增强综合交通、绿色低碳能源、粮油战略物资、国有资本战略统筹等主责功能,优化发展顶层决策机制,推动主责领域资产战略性重组。
二是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促进多企业同领域合作,增强核心产业反哺主责领域的能力。优先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加快传统领域整合,推动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路径,增强国有资本参与核心产业的运作能力。
三是打好创新平台、未来产业、数字赋能“三张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好国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在智能化交通装备、前沿材料等产业布局力度,积极稳妥介入低空经济新赛道,发展深远海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布局科技农业领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是健全完善项目投融资机制、补亏模式,化解可持续发展风险。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试点延长高速公路收费年限,探索省域山区和沿海地区差异化统筹收费模式。争取国家“两重”“两新”资金支持。
五是优化新型国企考核机制、容错机制和用人机制,支撑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和容错免责机制。突出专业化整合、外延式并购,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

|